2014/9/30

沒有俱樂部聯賽的日子

文/愛輪氏、圖/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Jim

2014末屆阿里山賽。

很榮幸我能連續兩年參與騎協阿里山賽,2013年在阿里山上跟太太求婚;2014年當上爸爸,今年完賽成績還打破去年紀錄。但,我在此並非要分享上班族攻頂阿里山的心得,而是…


後知後覺的我直到比賽當天,才獲知本屆阿里山賽為最後一屆;另外,帶動台灣公路車風潮的騎協俱樂部聯賽,很可能在2015年消失。

或許會有人批評騎協的競賽水準、安管品質等,少了聯賽咱們還有好多協會可以玩。但以我有限的台灣單車競賽經驗,騎協的競賽水準算是相當好的了。

再見了,阿里山賽。

回到928日的阿里山賽,身為RM30組的我,在通過奮起湖後明顯感受到遊覽車集團的逼車威脅,而我猜想大部分是以陸客居多,因為車上乘客拿著V8在拍騎士。

擋到巴士,耽誤到陸客團的黃金觀光時間真是抱歉,但有些司機的駕車技術超優,在急彎處硬要刷卡騎士,有時候我覺得遊覽車尾離我的前輪不到10公分。當然,司機大哥不爽也是有原由的,有些愛爭快,但事實上又騎不快的選手,硬是要在下坡處利用對向車道超越遊覽車。單車與遊覽車的紛爭,一來一往誰也沒錯,又或者大家都有錯,總之是險象環生。

一輛輛與選手擦身而過的遊覽車,
甚至耳聞有車友因被逼車而摔落路旁水溝。

完賽後…

我跟著幾位車友及騎協人員聊天,談到暫辦阿里山賽及俱樂部聯賽等單車八卦。有幾位的反應是:很難過,但也是現實所逼啊!

我們看著一輛輛急駛上來的外國觀光團,他們來阿里山可是狂灑白花花的銀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平心而論,單車族群的消費力就可能遜於外國朋友了。

騎協秘書長提供以下阿里山賽能帶來的經濟效益,
參賽者加上後勤團隊約為3千人,每人平均1千~2千元的花費在當地,這些消費包括高達5分之4以上的人員,會在前一天住宿及用餐,大會補給物資及水甚至部分工作人員還有大會租機車,加油費等…
單車騎士也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就是少買一些紀念品。如果你是在阿里山上的商家,你會歡迎陸客或是單車活動?

為了地方經濟,台灣觀光,犧牲單車賽事又怎樣?
畢竟,不騎車,也不會怎樣。又或者,我們都騎訓練台不好嗎?


為了經濟,單車運動是可以被犧牲的。作個有記憶的人,2012北海岸單車賽因為拒交管而停辦;2014年,台灣唯一的公路多日賽-環花東,也因為花蓮縣政府宣布未來不再單獨核准路跑、單車活動主辦單位路權而終止。

一座365天不休息的阿里山,是否能在一年當中提撥一天,或是一個上午專屬留給單車,給單車族一個小確幸。我們羨慕於日本.富士山登山賽,美國.紐約馬拉松,或是其他給予封山、封路的體育活動。反觀台灣,我們曾為體育努力過嗎?或是我們永遠只會羨幕別人。

61歲老當益壯的荷蘭人Raphael Grinbaum奪得60歲組冠軍,
他覺得阿里山賽即將停辦非常可惜,共舉例荷蘭人熱愛單車運動,
各地在每週都舉辦單車賽事。
                          
身為單車製造王國的台灣,建構了近千公里的單車道,逐漸實現名符其實的單車王國?名義上、帳面上,我們都朝向了一個更美好的單車世界;但實際上,若你是全副武裝的單車運動族,或是以挑戰自我極限的市民運動家,你心痛的看著一場場單車賽縮編,甚至是無法取得路權而停辦,你曾覺得台灣的單車運動環境變好嗎?

再見了阿里山,再見了騎協俱樂部聯賽,但就我們所知,騎協祕書長何麗卿是位不輕言放棄,默默為台灣單車運動付出的幕後推手,比起那些在競選期間,生澀的跨在單車上的候選人做得更多、更好。

阿里山賽是台灣具代表性的單車賽,吸引外國朋友以單車來體驗台灣,
來自丹麥的一流爬坡選手
John Ebsen(右)取得本屆阿里山賽總冠軍。

2014年阿里山賽確定為最後一屆,而2015年的騎協俱樂部聯賽,也很可能停辦了,據何麗卿的官方回答:一切還在研擬中。



以下為採訪俱樂部選手、領隊,對於2015年起若停辦騎協俱樂部聯賽,對台灣單車運動的影響?(下述採訪人不按順序排列)

謝宗勲(Circus Monkey車隊領隊)
停辦不是壞事,何不讓權責單位和主辦單位先溝通後,再理性和平共同思考,運動競賽如何與所有事物同時共存共生共創美好?國外所有經典賽事都是百年衝突下來的結晶,我相信台灣在單車運動上也必須要經過此過程,抱怨或謾罵之後,我們可以期待和鼓勵的!感謝何姐和騎士協會十幾年來的努力,我會記得這些年的美好並期待下次的參賽,何姐和騎士協會你們辛苦了!

周至德(千沛車隊)
台灣目前的社會風氣,對於運動的推廣百害無一利。談到推廣運動,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背後有多少的利益,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但是真正運動的本質是內化人的心靈,這些是經濟沒法帶來給我們的。


停辦賽事對於單車界不管是產業還是運動,都是一大退步,從光榮的MTB時代到現在的落寞,起步萌芽的公路車現在就要腰斬,而未來更令人堪憂,協會辦的活動仍有些地方還有努力的空間,但還是要給予正面的肯定,在這樣的時代,感謝協會讓選手有了舞台,並激盪出選手背後一篇篇動人的故事。

在經濟體掛帥下,運動員社會地位無法提高,這樣的情況下是很難讓活動繼續下去,各地的活動又無法整合,協會如果要繼續推動比賽,只好避開大經濟體的路段,或許找些全省各地有辦理地方賽事的車隊或是協會,尋求合作的方式,繼續努力看看,或者年底前大家想辦給協會推薦幾個辦個不錯的地區賽事,由何姐出面邀請當地主辦,探討未來是否能合作的可能性。
選手若缺少俱樂部聯賽的競賽舞台,精良的器材便派不上用場,
車隊減少曝光機會,贊助商也可能抽手,
讓原本已經資源不多的單車運動雪上加霜。

范永奕(千沛車隊)
不能停,停了,台灣單車的黑暗期將再度來臨。

周曉麟(昇陽CCT車隊)
要發展完整的單車運動能力分級,能力進階是必然的,我們先把國外高階賽事的話題放旁邊,要從一個基本騎士要慢慢進階到選手,除了專業的體育院校,相信各國做法都是如此。

在台灣從最基層的單車消遙遊單車成年禮里程破百爬升高度坡度破千米的單車活動到單車競賽的各地方所舉辦的基層賽事俱樂部聯賽年度的經典大型國際賽事到最終級的UCI 2.1環台賽…,才有一個尚稱完整的分級

但是自從環台賽從UCI 2.2升級為UCI 2.1之後 , 各俱樂部皆有資格機會參加的經典賽事馬上被限制住這個缺口相信短時間尚未能顯現出其影響層面長時間來說就必須要再觀察今天如果再少掉全國俱樂部聯賽這一環,等於說台灣的單車競賽舞台以年度來說幾乎是少掉一大半,說全國俱樂部聯賽是一個培養基層車手的搖籃也不為過。

目前台灣自稱為全世界單車零配件生產的重鎮
就在這幾年深耕台灣的廠商,慢慢為這塊土地的單車運動市場從資金資源到器材等漸漸的投入到車隊贊助看中的也是全國俱樂部聯賽系統化的賽事,今天如果停辦此一聯賽將會出現在這一塊的大斷層

我們都知道騎士協會舉辦過程中的辛苦但是單車發展不能只單靠各個專業體育院校或是騎士協會從上層的政府機關到全民都有責任畢竟台灣的單車競賽能力,在國際上是有機會奪牌的台灣的單車賽事如過因此而銳減無疑又是自己削弱自己的競爭力。
俱樂部聯賽不能停這個競賽制度不能停協會需要有力的人支持,也需要我們的支持,有力的人我們車隊不一定能提供,但是對協會及對這項運動的支持車隊是有絕對的動員力量。

Candace
NEKO車隊創辦人之一)
協會的專業形象在單車人心中無庸置疑,辦活動除了目標使命之外,還要有再多冷水也澆不滅的熱情。他們的用心,其實看得見,支持騎協,希望熱情不滅。

許多愛騎車的外國友人,羨慕我們住在台灣,有這麼多適合騎車的路線及風景氣候。促進地方觀光可以有很多客層的設定,也許政府單位需要更多好創意,更何況台灣已經有基本的好條件。全民著手創造更大商機,同時也能提高建設績效及豐富人文,例如日本最近也積極向外推廣單車客結合各地區觀光,成效顯著。

張偉顗(RTS-SANTIC Racing Team
俱樂部聯賽如果停辦,首當受創的是台灣選手的未來,沒有好賽事可以提升能力;此外,台灣大、小俱樂部隊伍也會因無賽事曝光而難以對其贊助商交代,讓資源原本就短缺的單車運動,直接讓贊助商撒手或減少贊助。我曾指責協會賽事不夠周全完善,但也是因為台灣賽事太少,當下無法平心靜氣而論,但一場賽事如能滿足大部分的車友需求,這無疑是最好賽事之一,希望騎士協會能繼續加油努力。

衷心希望,阿里山能保留一天、甚至是半天專屬給單車騎士,
盡情揮灑汗水,透過雙腳踩踏來培養運動家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